第四百四十八章 秣兵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远(2 / 6)

舟师们之所以敢如此堂而皇之的违抗朝廷的政令,显然有人为他们准备了充足且光明的退路,势要豪右对朝廷的干涉不满,其实也好办的很,日后这舟师每三年考核一次,考过了就给他信牌,考不过也就不必牵星过洋了。”张居正给出了自己的办法,考试,他擅长这个。

说是考试,其实是管理,通过行政手段,加强朝廷对舟师这个新兴集体的控制。

王崇古略感无奈的说道:“肉食者鄙啊,明明扩招有利于这些个遮奢户,但他们已经鼠目寸光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们反对朝廷的干涉,那自永乐到万历,大明官船不再下海,也没看到了这些个遮奢户们把海贸经营的风生水起。”

王崇古是官选官的顶层建筑,而且还是名门望族之上的垄断阶级,站在他的立场上看到这个问题,其实他觉得扩招有利于遮奢户。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们为何要鼓动这些舟师们反抗朝廷的政令呢?”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

海事学堂扩招,促进海贸发展,蛋糕变大,对每一个在开海事上谋利的遮奢户都是极为有利的,可是他们偏偏选择了在生死的边界疯狂的试探。

王崇古其实可以理解这些南衙海商们的想法,他思忖了下才开口说道:“一头牛身上,牛肉的每一部分价格是不同的,牛里脊和牛下水之间是有差别的,舟师不是简单的劳力,还是人脉,是关系,能够聚合起来,影响朝廷决策的庞大势力,只有把舟师控制在手里,才能把牛里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同样,当下海贸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大明密州、松江、宁波、月港、广州五大市舶司,海外长崎、琉球、吕宋、旧港海外市舶司,现在一年有抽分税340万银,如此庞大的规模,近海的船只已经很多了,狼多肉少,已经在岸上的遮奢户们,其实并不想让其他人继续上岸。”

王崇古从两个方面去论述了这个问题,遮奢户们才不管大明国朝整日如何,海贸战略等事,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家,分到自己手里的利益,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分到自己手里的是里脊还是下水,才是他们关心的事儿。

还有就是不希望更多的人入局,大明在海贸上赚钱的人已经很多很多了。

越激烈的竞争意味着越少的利润,激烈的竞争要么想办法降低成本,要么想办法消灭对手,显而易见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扩大利润需要庞大的投入,而消灭对手,手段层出不穷的同时,也更加廉价。

这是话语权的博弈。

“更加简单来说,他们想要成为垄断阶级,或者保证自己垄断阶级,才会如此试探。”王崇古进行了总结,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回答了陛下的问题。

这也是张居正一听这件事,就立刻询问是不是孙克弘、孙克毅,因为孙克弘有充足的动机,保证自己垄断地位。

“那么,就看看申巡抚和舟师的谈判结果了。”朱翊钧进行了初步总结,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舟师的要求不算过分,大明朝廷也是愿意出让一部分的利益,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朝廷要动人的利益,还不允许人反抗两下了?

朱翊钧在全楚会馆用了午膳,说给张居正一个月的假期,那就是一天不少,张居正身体已经痊愈,但还需要调理,最好的调理是休息,对于张居正这样的人物而言,休息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儿,他平日里真的太忙了。

王崇古终于到了文渊阁坐班,这是他入阁五年后,第一次处理庶政,这才七天,他已经彻底厌倦了这个工作,磨坊里的驴都没这么忙的。

实在是幺蛾子事太多,有些布政使、按察使联合起来架空巡抚,巡抚上奏喊冤诉苦,王崇古又不是没当过巡抚,巡抚的权力有多大王崇古一清二楚。

不得已,王崇古跟这些巡抚分享了下如何御下的经验,不过是请客,划出道来看看手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