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1 / 1)

他现在的样子,像极了那些大老板,气势很足。

冯小姐走过去坐在旁边,却没有要看电影的意思,只问道:“沈先生这次回来,要待多久?”

“应该不是很久,在这里过几天可能就回去了。”沈秋生道。

今年过年他没有回家,京都那边事情很多。

巩樊丽的矿产公司最近收购了几家矿场,经常来京都办手续,虽然沈秋生给了她极大的决策自由权,但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稍微掌控一下的。

另外在半导体行业的推动上,经过柯东亮教授的不懈努力,上面终于松口了,打算创办一个半导体项目,由计算机研究所牵头去搞。

如果能搞出来成果,就会继续大力推动。

如果搞不出来,这件事可能就没什么下文了。

柯东亮教授并没有推诿这件事,只是他把这个项目的副组长位置,推给了沈秋生。

用他的话来说,你不懂技术没关系,却可以给我们很好的思路,以及战略方向规划。

这在特定时期,远比技术更加有用,所以这个副组长你必须得当,不然的话,项目说不定要黄了。

沈秋生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应承下来。

反正柯东亮说了,自己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要在必要的时候方向就行了,就像在天威巨型机研发上起到的辅助作用一样。

沈秋生之所以没离开京都,除了被这些事耽误外,还因为他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电动车。

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电动汽车并不算什么高科技,甚至有人说非常的落后。

但沈秋生却知道,电动汽车之所以被称作为落后的技术,是因为它被发明的时代,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软件技术。

等到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来,有了性能强大的芯片作为基石,各种各样的软件技术都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尤其是全自动驾驶技术,这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内的油车技术实在太落后了,尤其在发动机方面,不说不值一提,但比起国外先进技术来说,还是差距挺大的。

技术上的差距,可以通过时间去弥补,去拉近,但在沈秋生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既然知道未来是如何发展的,干嘛不提前二三十年就开始弯道超车呢?

想搞智能汽车,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在沈秋生见识的科技中,只有电动汽车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电动汽车在他经历的时代又分成了混动,增程和纯电几种。

沈秋生没有避讳,把这几种方式都写了出来,反正他只负责指引方向,技术上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是了。

至于计算机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觉得哪种方向好,准备主要研发哪一种,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就算最后发现研究方向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也无所谓,最起码他们现在开始研发,以后无论任何方向,都必定可以领先其它竞争对手。

这就是沈秋生的目的,先打好基础,基础有了,什么事情都好办。

所以在半导体项目之外,计算机研究所又搞了个电动车研究小组,沈秋生同样担任副组长。

如果换成他刚来京都的时候,可能很多技术人员都会嗤之以鼻,觉得让这么个不懂技术的年轻人担任副组长,还因为他的几句话就成立两个项目组,实在浪费人才和精力。

但是现在,没有人说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