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一干忠臣们要废帝立帝(2 / 3)

“唉……”

袁绍苦笑一声,来到曹操身边坐下,又有些郑重。

“绍也不知子远、子良他们的所作所为,但这些不重要,绍想问一问孟德你的心意。”

听着袁绍话语,曹操不由扫视了眼空荡荡的军帐内,好像很是担心他人偷听到了似的……

“本初,你怎么还这么糊涂?陛下是不听忠良之言,然你我一旦做下了此等之事,那就是不忠不孝!即便成功了,你我又岂能被天下忠贞之人所容?”

曹操苦笑道:“若这些只是事关你我荣辱,为了天下苍生计,你我即便事成后一死也就是了,可……可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王州牧与子远、子良他们一旦做下谋反之事,无论是如何的为天下计,合肥侯也无法继位大宝,一旦继位……那就是阴谋篡位,就是王莽之流!天下十三州又岂会容得下此等之事?若是十三州皆反,大汉朝倾覆只在顷刻之间!”

无论王芬、许攸、陈逸等人是何种理由,逼迫皇帝退位,那都是阴谋作乱!他们扶持刘宏亲弟弟继位,就与张修擅杀呼征单于,扶持羌渠成为匈奴单于的性质是一样的,可羌渠成了匈奴单于后又如何?让匈奴各部承认了“单于”的地位了吗?

无论有无董虎,在张修擅杀呼征单于、册立羌渠为单于的那一刻,羌渠就已经是阴谋篡位者,也必然是被须卜、白马铜杀死的结局。

天下清流文人是不满皇帝刘宏的混账胡为,也极为仇视一干宦官当政,可这不代表他们就认同阴谋篡位,更何况此时正是天下动荡之时,会给所有心怀不轨诸侯更多自立为王的借口。

曹操是谁?一眼就能看出这么做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那还哪里愿意入伙?

袁绍听明白了曹操的意思,心下也赞同他的话语,只是……

“孟德说的没错,合肥侯虽年长且仁德,然王州牧一旦做下此事,他们也只有一死方能证明心迹,合肥侯也绝对不能继位,但由陛下亲子……诸如史侯、董侯呢?由朝中贤良忠臣辅佐年幼帝王治国理政呢?”

袁绍说了这话语,曹操瞳孔陡然一缩,按照“长幼嫡庶”排序,无论如何也没有董侯刘协啥事儿,而且皇帝年幼无法理政之时,素来都是太后临朝代为理政,可袁绍却偏偏将“刘协”提了出来,而且只提及朝臣而无太后,他袁绍想做什么?

“呵呵……”

曹操突然又眯着小眼睛咧嘴笑了。

“王州牧一旦做下此事,即便事后自裁以谢天下,也是以兵相挟而谋反,事后最为稳妥的做法就是史侯登基、何太后临朝、大将军统御群臣,朝廷文武上下一心应对当下内忧外困,至于董侯为帝……陛下嫡长子尚存,董侯又岂能为帝?若是勉强为之,天下之人又岂能心服口服?”

“合肥侯为帝是下下策,董侯登基亦是下下之选,最好的结果就是史侯登基,然……袁司徒真的愿意如此吗?你袁本初是否真的愿意雌伏于他人之下?”

袁绍眉头微挑了下,突然笑道:“说的有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孟德你……想来也是不愿吧?”

曹操若无所觉轻笑摇头,笑道:“身居美阳大营的董仲颖尚未解决,盘踞在雁门郡的临洮虓虎还在虎视眈眈,朝廷若自乱阵脚,给了不臣虎狼为祸天下借口,又岂是明智之举?”

袁绍、曹操一阵沉默……

“呵呵……”

“无论事后是如何结果,操都不认为是件好事,此事……操就当从未知晓,更不会去做如此之事!”

袁绍心下一叹,心下却也认同了曹操话语,不是因为天下乱不乱的事情,而是他可以蛊惑曹操去做,蛊惑任何人去做,自己绝对不能去做!一旦做了,他这辈子就要背负一个“谋逆作乱”罪名,这辈子也甭想再有出头之日,那他能做吗?

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