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不能让怯懦的兵卒站在前面【第一章】(2 / 3)

,最好是嫁给将士们的那些匈奴、羌人女人!”

董四点头道:“咱同意三哥话语,但咱觉得……贼人势众,若他们攻打咱们的万人军寨,仅有勉强抵挡的两三千老弱恐怕是极为困难的,也易于让军寨内匈奴人起了其他心思,不若趁着现在还有些时间,让各军寨相互聚集在一起,至少每一处都要有可以抵御贼人的万人老弱才可以。”

董三赞同道:“咱同意老四话语,反正各处粮食、牛羊都聚集在了平城、间城、马邑,各军寨老弱直接入住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而且相互聚在一起,咱们也能够抽调五万青壮女人,都是能拉弓射箭的,咱不让她们直接挡在前面就是了。”

厅堂内老人们都是打过仗的,知道战场上是怎么回事。

罗马军阵中有一个“锯阵”的军阵,锯阵实际上就是线形阵,在两军正面厮杀时,双方正面激烈厮杀的只是前排兵卒,前排就如同一个来回切割的锯子,也如同一个磨盘碾碎无数生命。

锯阵或线形阵比拼的是消耗,是人命与意志比拼,但锯阵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前沿兵卒激烈厮杀,后面的兵卒却是安全的,或是安全度很高。

使用锯阵拼杀,就意味着是一场消耗战,会对双方造成更多的死伤,通常情况下,彼此双方将领都不愿意打这种消耗战,但这并不绝对,而一旦将领使用这样的拼消耗军阵,就意味着军队的新兵或杂兵太多,是为了避免后面的兵卒胆怯逃跑,让怯懦兵卒适应厮杀战场。

同理,平城内临时征募的五万女人,就如战场上怯懦兵卒,若直接将她们扔到毫无保护的战场上,或许只需要一个冲锋就全四散奔逃了,可若正面有五万敢战勇士挡着敌人刀剑,让她们在后面抛射箭雨,在激烈战场上适应了半个时辰后,就算让这些女人填补战死的将士空当时,她们也会本能的毫不畏惧拿着长矛补上空位。

战阵尚未开始厮杀,无数铁骑泰山压顶杀过来时,这个时候最是考验他人勇气的时候,也最易崩溃的时候,但当双方真正厮杀在一起了,紧张感反而会消减些,尤其是双方势均力敌,或是己方占优时,紧张、怯懦就会被本能、兴奋取代。

董耀、董信、胡三跟随着董虎南征北战四五年,仅万人以上的大战就有数次,“汉兵”又都是俘获的黄巾军,是上过战场厮杀的,自来到并州也有一两年时间了,有这么长时间训练军阵,虽然单个人厮杀本领还差了些,但也绝对不比美阳汉兵大营内精锐差了半分,这些汉兵是可以与鲜卑人野外正面厮杀的,有他们顶在前面,平城那七万兵卒就能走出城池,就能形成十万大军与蒲头、步度根六七万人野外厮杀。

老人们都是上过战场,都在军中待过数年时间,知道打仗是怎么个回事,知道若让怯懦兵卒挡在前面,即便背后有拿着大刀监斩兵卒逼迫,两军交战时也会因为兵卒怯懦而迅速崩塌。

因为兵卒怯懦畏惧情绪,正儿八经的三排军阵,第一排的兵卒都是年岁稍大些,经历过更多战阵厮杀,在直面敌方军阵威压下面无惧色,第二排是青壮,是战阵经验稍差些,第三排则是精锐中的精锐,是预备兵。之所以是这种排兵布阵,就是因为董三嘴里的“不让她们挡在前面”缘故,不能让怯懦畏战兵卒挡在前面。

听着董三、董四话语,姚山默默点头……

“两万鲜卑人刚刚俘获乌丸人、汉人俘虏,鲜卑人是不可能给这些俘虏马匹的,这会让刚刚俘获的俘虏全跑了干净,而两万鲜卑人也绝对不会身居第一线,绝对不会充当冲阵先锋冲杀十万大军,因为鲜卑骑折损太大,肯定控制不住四五万俘虏,被怨气颇大的俘虏反杀并不稀奇。”

“所以,最后的厮杀情形一定是步战对步战,是两万鲜卑骑居于四五万俘虏的左右后三翼,逼迫着所有俘虏冲杀咱们的十万儿郎!”

就在姚山还要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