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两兄弟【第二章】(2 / 3)

言!”

……

“呼——”

董虎阴冷着脸许久,重重吐出口气息,心下却高速旋转,快速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前世今生……

“哼!”

董虎重重冷哼一声,又毫不客气拿过董瑁面前酒水一饮而尽。

“叔父那里还不知有多么愤怒呢,为今之计,只能依照那郭胜的拖延计策,但咱们不能做的太显眼,不能给他人弹劾咱们的借口。”

看了信件后,不用亲眼看到,董瑁也知道脾气暴躁的父亲是如何的愤怒,但他也知道,除非造反外,他们并无太好的应对法子。

两人一阵沉默……

“虎娃……你决定了?”

“哼!”

董虎短哼了声,既是无奈,又对朝廷的不屑。

“朝廷显然是在要挟,叔父再次居于皇甫嵩名下,咱们若不前往,势单力薄的叔父肯定兵败,或是为一些人的兵败而担责,或是即便参战也毫无建树。”

“咱们若不听令前往,日后只能待在河湟谷地,即便是韩遂再次作乱,即便咱们再次与韩遂厮杀,事后咱们也难以踏出河湟谷地,除非……除非咱们造反!”

董虎苦笑道:“咱们一旦造反,咱们若老实待在河湟谷地不出来还可以保着家小性命,还有高原可以依仗而活命,可真造反了,手下将领又岂会甘心待在穷苦困地,肯定是要嚷嚷着夺下整个凉州,进而夺下潼关以西整个关中、陇西,可咱们没有根基,地盘越大越是散沙!也越是在自寻死路!”

董虎知道露头鸟先死的道理,十年内,谁造反谁死,大汉朝还没沦落到弄不死一些反贼的地步。

暗自恼怒、叹息,最后还是不得不低头。

“就依照郭胜的算计,咱们先拖着,自临洮入河东有一千多里,步骑同行不是骑兵奔袭突进,一千多里能够拖到五月份。”

“有两个月的时间,若内廷、后戚、皇室刘姓给力些,咱们很可能转而参与平乱大军,郭胜是不大可能让咱们错过参战的机会,肯定会对南北平乱大军进行诸多掣肘的,肯定会给咱们创造更多平乱机会的。”

“当然了,平乱后,他们肯定也会对咱们进行诸多打压,十有八九还是要前往河套三郡耕种。”

董瑁心下默默点头,郭胜信件上透露一些让他们放心的话语,钱粮辎重是不,可也明确了他们的斩获分配。

四六分,内廷占四,董部义从占六。

按照佣兵斩获分配,三成斩获归入公中,用于供养兵卒、抚恤,三成归属董虎私人占有,四成归属兵卒。

兵卒利益是没法子动的,唯一的好处就在于董部义从已经不是之前的雇佣兵,沉重的四成斩获分配就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但再如何,兵卒的利益是不能少了。

保证兵卒利益,就不能少于大汉朝廷征募兵卒所付出的利益,至少也要持平,只有如此才不会让兵卒心生不满。

河套三郡事实丢失已经近十年,不说进入河套三郡会面临美稷匈奴、漠北鲜卑南北夹击凶险,胜负结果且放到一边,若是获胜,按照佣兵规矩,所有斩获全是自己的,收益就这么多,谁也别叽叽歪歪赚了或亏了,可若是在亏了情形下,宦官还要拿走四成斩获,那就不行了,只会彻底激怒兵卒,第一个死的就是那郭胜。

夺回河套三郡究竟亏不亏?

董虎自是知道河套三郡的价值,若能长久占据,即便让他用十万人命去换,他也不会有任何犹豫,可这是长久利益,而不是短时间内利益,利益为王的佣兵是不会去管长期不长期的,佣兵只会在乎兜里多了多少钱粮,这些钱粮值不值得自己卖命。

董部义从是屯田兵,但是屯田时间仅一年,还保留着佣兵时的惯性,而河湟谷地又是特殊的自治区,在参与大汉朝战争时,只能与董卓手里的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