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麻烦收进来(2 / 2)

礼,汪舜民和柴升只是平齐了刘瑾的最低价码,张治淳则是献上了厚厚的大红包。

京中数十名正五品的郎中,四品的少卿位却只有几个,五品京官外放四品已经不能说是升迁了,顶多算个平调,而升四品的京官却难如登天,这是一道官场上的大坎,迈过去了才有望部院。

所以刘瑾也将张治淳放在了最后,本想蒙混过关,奈何皇上给的出乎意料的多。

最让刘瑾心潮澎湃的是那句“别来烦朕”,这意味着皇上已经对他彻底放权了。

这才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已经远超出刘瑾心中的野望。

提拔刘宇、刘璟还要顺应时势诸多谋划,可今天皇上一言,刘瑾便可言出法随,这是权谋场上的一次度劫飞升。

朱厚照其实也没真对刘瑾那么好,他的想法是老子都想跑了,哪里还管京中的这些破事,就算是打出狗脑子来也与他没有一毛钱干系。

朱厚照的心思早就跑到了远方的田野,那里有的是银子和强军,至于吟诗做对,就留给京中的文华娇子们吧。

这招是跟他现实中的老妈学的,老妈总是把差生放在讲台底下眼皮能夹到的地方,这样他们就不敢跳弹了,也算是远交近攻的变种。

他也照抄照卖,将刘瑾的心腹或者别的那些可能会搞出大事的人物都搜罗到京城来,熬成一锅烂粥。

至于朱厚照看好的人,当然是远远的扔出去,且去练级攒经验值。

于是腊八刚过,一批很意外的官员任命出台了。

翰林修撰顾鼎臣,翰林编修湛若水、何瑭、陆深,翰林检讨张邦奇,礼部主事方献夫,大理寺副徐祯卿一股脑被扔到了南京翰林院听用,还明旨不许辞官不就,否则严惩不殆。

叮,远贤近腻,昏庸度+1

听到消息李东阳也迷茫了,细心的人或者当事人会知道,这些被扔去南京翰林院坐冷板凳的,清一色全是那天朱厚照闯门时在场之人。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汪浚和湛若水。

湛若水是这些人里的牵头,巧的是,湛若水跟汪浚关系不咋的。

于是不明就里的汪浚当天晚上就敲开了李东阳的门,带着哭腔:“老师,陛下这是要赶及杀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