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堂前日月明(1 / 2)

这一天的李府文会,以李东阳被吴杰掐着行针灌药为结束标志,等李夫人回过神来,朱厚照已经达到了目的,扬长而去。

但爽过之后也有些空虚,因为说是掐李东阳的苗圃,其实这块苗圃是自己的。

不但这块高产田,其它的劣田甚至绝收田也是,每一界三百人的进士,再加上天下间的读书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应归属于皇权。

可事实上就没有几个人心向自己。

朕是不是混得太失败了?朱厚照不禁扪心自问。

现在可不是正德十五年,朱厚照也远没有将自己的名声作到地上。为什么这些人就不信一个年仅十五的天子呢?不是说莫欺少年穷吗?

而且以前孝宗还在时朱厚照的形象可是英慧类祖的啊!

三岁开始启蒙,九岁就馆,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形象帅,笑容奶,还文武兼备,可以说大明朝就没出过这么完美的继承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厚照就背上了黑锅。

不对劲!有人在故意地抹黑自己,而且这批抹黑自己的人就在士林中。

朱厚照猛然间醒悟过来,这些人压根就不管黑不黑白不白,必须黑,不黑掉皇帝他们就没有办法压制住皇帝。

所以不论他怎么做,都无法满足这些人的胃口,除非将江山拱手让出。

哪怕现在他们还没有得手,但他们也有计划有步骤又开始切断朱厚照的人才链,没有帮手,还想做成啥。

朱厚照冷静了下来,这只黑手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揪出来,但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如了他们的意。

朕得突破所谓士大夫阶层的封锁,不然永远也没有机会出头。

幕友们关键时刻现身了。

从经筵改革就能看出苗头,朱厚照是误打误撞触碰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底线。

皇家的教育体系让士大夫可以按他们的想法来培训帝国继承人,看看后来的国本之争就能明白,这才是士大夫阶层执政的根基。

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科举在内,两边是并行不悖互相映衬的,总之就是要按一个模子来出人。

如果偶尔出了不合模子的异类,那就掐灭它。

所以不仅要打破对自身的围堵,还得改造另一边,让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给自己供养。

改科举没那么容易,不说朱厚照现在没真正掌控朝廷,就算是那些大权独揽的皇帝,想改革科举也碰破了头,朱元璋当年也想摆却脱科举,没成功。

至少应该做点什么,总不成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东西不断地流进别人的口袋里吧?

想想军校,想想党校,真以为伟人是那么普通吗?

朱厚照醍醐灌顶,猛然立起,吓得一旁的黄伟扑通一下跪倒了。

这是闹那样?

可黄伟那委屈巴拉的眼神可不像是演的,朱厚照忙问询:“黄伴伴,这是怎么啦?朕没怪你啊?”

黄伟还真是委屈,因为张太后刚刚找了他,还严辞训诫了一顿,任是黄伟如何解释也不管用,言下之意就一条:你这狗奴才养不熟,没有及时通风报讯。

他也不敢直说,就一直憋在肚子里,刚才又想起这件为难的事,猛然间见朱厚照似在发怒,两厢情绪一掺合,黄伟就跪了。

现在朱厚照问起来,黄伟连忙恳求:“皇上,奴才身体衰弱,不堪劳顿,能不能将奴才发到南京去,实在不行去凤阳种菜奴才也认了。”

一听朱厚照就明白了,多半是受到了张太后的压力。

黄伟投靠了自己,在张太后看来就是背叛,张太后不会去反思手下在被出卖时的不安不平,总是觉得主子要奴才咋样奴才就该咋样,不然就是不忠。

但朱厚照不一样,他知道想要人为己用,至少应该让手下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