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污点可以洗(1 / 2)

“皇上,会稽大善塔高七层,过十丈,就在城中,数十里外均可观瞻,微臣也曾经登览,其塔数焚数建,上一次重修还是永乐年间,至今亦有痕迹,可以看出从塔顶往塔基的墙中嵌有铜丝,一如皇上所用避雷之法,会稽志云此塔建于梁代。”

还挺聪明,看似顾左右而言它,可陶谐什么都说了。

也可能新得的buff太强,收购节操的大利器啊。

朱厚照来了兴趣:“哦,这么说避雷之法古以有之,那为什么工部的营建却不用呢?”

陶谐就着朱厚照的问题往下发挥:“微臣也感到奇怪,其实微臣在上疏前也曾经翻查过工部的营造法案,发现所有的文牍均缺失了引雷术,只述宝顶鸦檐,其余的……恕微臣不敢言。”

不就是为上讳言嘛,朱厚照在最上头了,他怕啥:“朕来帮你说吧,反正也没有皇帝能看出其中机巧,设了引雷法,又如何能再用天雷来规劝皇帝呢。”

怪不得古人能做宝顶引雷却无法防雷,而很多高大的古建筑却又不怕雷火,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就说掌握着先进营造技巧的古人怎么会忘了这茬呢,连接闪器都搞了,那一定是观察到了闪电,没道理想不到。

想想大雁塔、绳金塔还有应县木塔的那些铁链,不就是干这个的?不是古人笨,而是有一些人太聪明了。

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顶上和屋檐上都有这个,还做得很美观,一般是龙头或金乌,而且是清一色的金属制器,不是为了接闪干嘛不用别的材料,也就是为了愚民,让富兰克林捡了功劳,人欧洲可不认富兰克林。

不能说,说就是没证据。

看不到就不存在,睁着眼说瞎话又不难,而且古代说到天雷都掩盖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别说接闪器了,连天文学都是禁止私学的,不进钦天监不能看天文书,明代也是如此,细品吧。

也许是说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事,陶谐开了头,再说别的也没有心理障碍了,又倒出了许多。

“那次上疏确实是有人递了条子,主要的原因还是工部对织造、盐场的改造不满。”

这就意外了,朱厚照原以为他们只是用雷火做文章,没想到还有别的背景,这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啊。

朱厚照嘴里玩味着:“工部?”

陶谐又给出了线索:“天顺八年。”

这两样看似风年马不相及,可朱厚照却领略到了,他有系统啊。

天顺八年,那有关联的人就多了,李东阳就是天顺八年的进士,还有焦芳、张敷华,都是朝堂大员。

别被带歪了,一定是跟陶谐有关的。

现任工部尚书曾鉴与兵部尚书刘大夏都是天顺八年登第,同年,相善,还是一个地方出来的,都是湖广人。

卧槽,这是干顺手了呀,航海图志可以烧,营建方法也可以篡改,胆肥了。

都不一定是刘大夏干的,皇家要愚民,士大夫要忽悠皇帝,都不是好货。

但这帮人却知道利用这种信息差,从董仲舒那就开始了,优良传统。

就像烧航海图志,你们以为朝廷不赚钱吗?入超的白银哪来?是钱没有揣进士大夫的腰包,都进了内库,所以太宗一死,他们就忽悠成化禁海了。

一个太监帮着皇帝搂钱,没有士大夫的份,是我我也禁。

朝廷是禁海了,南方的士大夫集团就发了,他们可以走私啊,既当裁判员,又参加比赛,还能比这更爽吗?

那又关韩文和户部什么事呢?

没看上面吗?织造和盐场改造啊,挡了太监的,剩下的不就是户部的嘛,谁能保证这些官员在里面没数?这动机,岗岗的。

……

思路已经很清晰了,朱厚照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再一次看向陶谐:“那你现在说出这些来,就不怕朕迁怒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