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找人来背锅(2 / 2)

但有了线索不闻不问心里也痒痒,正好隔日臧贤进见,朱厚照私底下盘问,吓得臧贤浑身筛糠跪伏在地。

“陛下,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不同流合污,小臣在教坊司就呆不下去了,小的祖辈乐籍,肩不能挑手不能扛,除了做乐工别无它途,要是没了职事,怕是饿死都有。”

朱厚照摇头:“过去的事情朕不管,朕问的是此人去了哪?”

臧贤亦摇头:“小臣不知,小臣只负责虚构档案,至于接人出去不是小臣经手的。”

沉吟了一下朱厚照又问道:“是哪一边的人出的手总该知道吧?你仔细想想。”

臧贤的脑门都憋出了细汗,大约十息之后才不确定地回答:“此人貌丑,来了之后就没有离开过,也是服贱役,整日里劈柴烧火浆洗洒扫。”

似乎想起了什么来,臧贤猛然间直起了背,大喊一声:“啊,对了!”

朱厚照眼一瞪,臧贤收了声,还左右瞧瞧,他的胆都快吓爆了,眼下是在宫里,还在太监们的地盘,隔墙有耳哟。

等朱厚照示意无事,臧贤才又伏了下去,声音都低得像蚊子叫唤:“韦太监让小臣改身契里的状写,并没有提人,也许是进来时已经换好了。”

没理臧贤的神经兮兮,朱厚照点点头,这就对上了,韦经在押人回来的途中就动了手脚,应该是刘瑾交待好的。

想到此处,朱厚照赶紧压低了声吩咐:“这件事不存在,知道吗!”

臧贤急忙又伏了下去:“小臣今日只是向陛下汇报新戏的编排,别无它言。”

朱厚照满意了,管理员不满了。

不就是刘瑾将桃红送给了焦芳用于宠络拉拢嘛,有什么好奇怪的。

也不想想,他们人手搜索引擎,可不像朱厚照在大明朝。

但有用,有了人引导,小道消息飙飞了起来。

桃红还是焦芳当上吏部尚书的贺礼来着。

其实焦芳当上吏部尚书也是刘瑾操作的,廷推名单是三人,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以及吏部左待郎焦芳,可廷推时御使王时中突然发难,说刘大夏年纪太大,闵珪性情柔弱怕得罪人,然后吏部尚书这块大饼就掉到了焦芳脑袋上。

此事必有蹊跷,阿芳,你怎么看?

我跟刘瑾早有勾结呗,你们算算时间,太巧了,一切都像是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