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赵鼎升职任宰相(1 / 3)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3206 字 2022-01-16

赵构授任赵鼎知枢密院、川陕宣抚使,赵鼎以自己不具才能辞谢。赵构说过:“四川全盛,拥有天下一半的地盘,全部交付给你,升降官吏你可以专断处理。”当时吴玠任宣抚副使,赵鼎上言说道:“臣与吴玠是同级,可以节制他吗?”赵构便改任赵鼎都督川、陕诸军事。

赵鼎有所条疏,朱胜非经常加以阻抑。赵鼎上疏说道:“当初张浚出使川、陕时,国势比现在强一百倍。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势,君臣相互信任,古今无二,却最终导致非议,以致张浚被贬。现在臣没有张浚那样的功劳而担当他的任务,远离朝廷,难道能免于议论纷纷。”

接着他又说道:“臣所请求带领的兵卒不满数千人,一半是老弱,所持金帛极少,举荐的人任命书刚下达,就冒出弹劾奏章。臣每日在宫中侍奉,有所陈述已很难,何况在万里之外?”当时士大夫都惋惜他的远去,有人留行。恰遇边报纷至,赵鼎常陈述用兵大计,到入宫辞行时,赵构说道:“你怎能远去,一定任你为相。”绍兴四年九月,赵构授任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诏令一下,朝臣互相庆贺。

这时霪雨连绵,赵构下诏求直谏。侍御史魏矼弹劾朱胜非,说道:“蒙蔽主聪,致干天谴。”朱胜非也自请去职。赵构于是把朱胜非免官,左右两相,也先后罢职。赵构正想择人继任,忽然,刘豫向金国乞援,金派遣讹里朵、挞懒、兀朮率五万人去接应刘豫。

赵鼎提出战御之计,诸将各持己见,只有张俊认为应当进讨,赵鼎同意他的观点。有人劝赵构移驾其他地方,赵鼎说道:“战如不胜,再去也不迟。”赵构也说道:“朕一定亲率六师,临江决战!”赵鼎高兴地说道:“多年退怯,以致敌人越是志骄,现在圣上亲征,必定成功。”命张俊带领所部援助韩世忠,而命刘光世移兵建康,并且催促韩世忠进兵。

警报频传时,刘光世派人劝赵鼎说道:“相公自行入蜀,何苦为他人任患。”韩世忠也对人说道:“赵丞相真是敢为。”赵鼎听说,怕赵构这厮改变主意,乘机会说道:“陛下养兵十年,用兵正在今日。如果稍微退却,就会人心涣散,就不可能再依靠长江天险了!”到捷报日至时,赵构到了平江府,下诏声讨刘豫叛逆罪,打算亲自领兵渡江决战。赵鼎说道:“敌人远来,利于速战,与敌争锋,是失策。刘豫还只派他的儿子,怎么烦动陛下呢?”赵构因此作罢。不久,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从长江上游回来,称金军大集,人们才知道赵鼎有先见之明。

张浚因兵败富平而长期被废置,赵鼎说张浚可担大任,高宗便召还张浚任知枢密院,命他前往长江视察部队。当时金军长期驻扎淮南,知道宋军有准备,慢慢打算北归。赵鼎说道:“金人不能有什么作为了。”令诸将在诸淮间邀击金兵,

接连大败金兵,金兵逃走。

有人问赵鼎道:“金人倾国来攻,人们都大多很畏惧,只有您说金兵不足畏,为什么?”赵鼎道:“敌兵虽然很多,但是应刘豫的邀约而来,并非本意,作战必定不会出全力力,因此知道敌人不足畏。”赵构曾经对张浚说道:“赵鼎是真正的宰相,上天让他辅助我中兴,可以说是国家的幸运啊。”赵鼎建议金人逃归,尤其应当博采众议,做好善后工作。赵构便令吕颐浩等人商议攻战守备,措置绥怀的策略。

赵构回到临安,升任赵鼎为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以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把政事先后及应当召用的人才,分条列出放在座位边,依次上奏实行,赵构命贵州防御使赵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在行宫门外建资善堂。赵鼎推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廷舆论认为二人是天下最佳的人选。

刘豫曾在山东张贴告示,散布谣言说:御医冯益派人收买飞鸽,告示中还有一些不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