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封禁之争(2 / 2)

潜伏在大清 好梦留君 2218 字 2021-01-31

大清子民了。”

允?道“这是自然,只是大清龙兴之地封禁已久,就是关内人口,也不得随意进入。如果让朝鲜族人自由往来,那柳条边岂不也要形同虚设了?”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乾隆道“打下朝鲜,就是要让它世世代代都成为真正的大清国土。”

“朝鲜有七百多万人,若是再将他们都留在故土,语言文字一样未改,只是换了官府。”

“百姓们朝思暮想的都是故国旧主,满脑子都是亡国之恨,试问如何羁縻教化?若是三天两日就有一伙人扯旗放炮,揭竿而起,岂不成了又一个苗疆?”

“天长日久,什么时候一个看顾不到,再出来一个李成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复国不是轻而易举?”

这一连几问,问得众人哑口无言。

他接着道“若要长治久安,就要把这几百人都迁出来,分散开来,放在汉人的汪洋大海里,他们就成了汪洋中的小船。”

“这样,要不了几代人,说的是汉话,写的是汉字,就没人记得什么朝鲜故国了,这才是一劳永逸之道。”

“皇上,”鄂尔泰轻声试探着问道“让这几百万朝鲜族人都汉化了,终归不是我满州人之福啊。”

“哼,我倒是想让他们都满化,能成吗?现时在册的满州人接近百万,可是这里面有多少人还会讲国语?”

“慢说平常旗人,就是宗室、觉罗里面,除了极少数几个出类拔萃的,剩下那些,哪个不是满口的京片子?整日里提笼架鸟逛戏园子。老西林你告诉朕,这些人中有几个会说国语的?”

见鄂尔泰被自己抢白得低头不语,乾隆语气温和下来“其实这也不能尽怪这些人,汉人太多了,真如汪洋大海。满州人若是说国语,出去没人听得懂,那是寸步难行啊。”

张廷玉见这事情已经没有再议的必要了,于是换了一个思路,说道“皇上,故土难离,若是逼迫几百万人背井离乡,恐怕民怨太大,也不利于羁縻教化。”

“衡臣说的是,这事定然不能硬来,弄得几百万人拖儿带女,怨声载道,哭号震天,那成了什么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