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燧发枪与四轮车(1 / 4)

皇明朱慈炲 鼎森. 4357 字 2021-01-02

建昌北城之外,有军事重地闲人免进要地,南城有女大夫学院军医属数万。

这里生产着治地的水泥等诸多东西,兵仗局、军器司都立在此处。

毕懋康的军器学院座落在这片地带,这片区域周边由一道两米高的围墙围着,将这方圆五里的地方圈在了其中,更有禁军巡视。

让朱慈炲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军阁的军器部作坊也在这其中,随着军器部扩充成数万,原有的作坊场地不够用,见城外围起一大片地,军阁的吴总理上奏折请求将扩大的军器部作坊搬了进去。

朱慈炲为了保密需要,就同意了军阁的奏折,批准了军器部作坊的入驻。

除了这片被围的,水泄不通的五里机密区外,边上还有朱慈炲的总铺作坊,相当于工厂,来往人员达到了十万人以上,在一片区域,如同后世的开发区,一下班就可以见到人来人往。

大路上停靠着一辆辆四轮马车,这种马车由两马拖拉,可坐三十人,长长的马车就像是公交车一样,接送着这片区域直达城内。

四轮马车,明朝说我们有啊,武备部的尤尚书就是跑了许久,从一位老匠人那里得到的。

明朝有两轮跟四人,在繁荣的地方,因为运输大量商品,明朝的商人早就有了四轮马车,朱慈炲不懂,以为只有两轮,尤尚书不懂也只以马车只有两轮,最后一位同人点醒了尤尚书。

大哥,这还需要研发吗,我看到过啊,在浙江看到过啊。

结果就有了真相,大明还真有四轮马轨,只是没有两轮马车普及,至于鞑朝为什么没有,因为没有繁荣的商业,运的货不多,谁做四轮马车,结果大家都懂得的,清朝是两轮马车天下,造成了国人误区,认为古代造不出四轮马车。

其实你去看清明上河图,你就会发现,宋代就有了四轮马车的存在,明代也记载过有四轮马车,但清朝没了。

尤尚书有了老匠人相助,那造起四轮马车来,简直不要太简单,还交给了内阁工部,让内阁都不用研发了。

这种大型马车上下班只要你几文钱坐几站就行,有人愿花钱,有人不愿花钱,一里一个公交站台。

城里的菜鸟马车站则是用两轮可载十人的马车,没城外的大,进行少量人员运输,城外上下班则有大的马车。

朱慈炲一路悠悠走走玩玩,命人送了王妹们回宫,路上带着郑成功等人,遇到几辆运输的两轮马车。

朱慈炲摇头道“怎么还没研发出四轮马车”。

赵四海道“马上,四轻马早以有之,不过城中运输不便,城外而有许多”。

朱慈炲来了兴趣道“这才多久,就研发出了四个轮子的了啊”。

赵四海道“听闻不必研发,我华夏自古有之乃是运输大量货物的,武备尤尚书从一老匠人手中得到此方,听闻南直浙江商业繁华有此四轮马车,今改改,可坐二三十人”。

朱慈炲恍然大悟笑道道“好,那得出城坐坐,正好去看看毕先生他们的成果”。

一群人出了北城,上了几辆上下班的马车内。

坐进马车后,朱慈炲眼前是一排的凳子,数一数可以坐二十六人,除了赶车的外竟然还有收钱的,朱慈炲不由惊叹。

军器学院内,毕懋康上任院长多日,开设了十个学火器班上两百多人,对学员们进行传授,所授的是他编好的,由正在研发火炮、火铳、火龙箭的先生们轮流代授。

学院之后,有一处试射场专供火铳试射,毕懋康正带着人员在试射一款新的燧发枪。

“放于试射模型中,拉绳人员准备,拉”。

碰碰碰三响,随即毕懋康的学员们传来了一阵惊呼欢呼。

这种枪虽长,与自生火铳不同,是他们研发的新式火铳,以是第三轮调式过后的试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