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苏家养子(3 / 5)

衙内 扬镳 6474 字 2020-11-17

乎想起了三娘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但印象不深,毕竟是个侍女,他不记得也正常。

苏辙继续道“等到侍女显怀,已经是去往惠州的半路上了。到了惠州,这侍女便早产,生下了八郎。但这侍女却难产而死,只留下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当时,只有你三娘和你三弟陪伴你父亲左右。俩人都以为这孩子是你父亲酒后风流所得,但你父亲自己清楚,他没碰过这侍女。且这侍女临盆之际,也曾与你父亲坦白孩子的生父是谁。所以说,你父亲是彻彻底底被冤枉了。”

“但侍女已死,而这孩子的亲爹,当时也不过是个小吏。惠州又离东京相隔千里,若把孩子送回他父亲身边,就等于是要了这孩子的命,你父亲想了又想,索性就没澄清,把这件事给认了下来。就这样,八郎成了你的弟弟。”

“这封信。”苏辙笑道“也是那时候写的,你父亲觉着他担下此事,全凭一个义字,于是就给孩子取名叫‘苏义’。”

苏辙像是说累了,缓缓眯起了眼,道“剩下的事,你亲身经历,也不必我来说了。”

苏迈长长叹了口气,道“绍圣三年,我上书求职韶州仁化令,获准。于是,便趁赴任之机,把家眷和三弟家眷都搬至惠州与父亲团聚。刚到不及两月,三娘病重,父亲又接到旨意,要贬去琼州。三娘临终之时,把刚将三岁的小弟托付给我娘子,从此之后,小弟便一直同我们夫妇生活,直到今日。”

苏迈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他不解道“可是叔父,元符三年,官家继位,父亲得赦自琼北归,小弟已经七岁,父亲是见了他的,还一起生活了十个月。但关于小弟的身世,他直至病逝,他也没曾跟我过半句,他……为何不提呢?”

“也是有原因的。”苏辙歇息了一会儿,缓过来一点儿了,开口道“他自琼北归,曾写信给我,托我派人去小王都太尉府上寻孩子的生父,他在信中说……忽感不妙,觉大限将至,此生惟余此事挂心,要我寻到孩子生父,看看他如今是什么样的人,若他能照顾好八郎,便把孩子送回去,让他认祖归宗。但若他照顾不好,此事就作罢。”

苏迈想到苏义并没有送走,便问“那孩子的生父……没找到?”

“找到了!”苏辙叹了口气,道“算是没有缘分吧,当时孩子的父亲已经不在小王都太尉府上了,去了边关。正逢边关有战事,生死未卜。此事也就作罢了。”

苏迈越听越糊涂,微微蹙眉,道“这么说,八郎的生父是去从军了?他到底是谁?可还在世?”苏辙点点头,道“当然还在世,不然我与你说什么?八郎的生父,便是如今的殿帅府太尉——高俅!”

“他?”苏迈登时眉头紧皱,霍然而起,急道“怎么会是他?不行,不能让小弟认他,我不同意,绝无可能!”

苏迈做了五年嘉禾县令,每个月都有朝廷的邸报送来。朝中大事,人员任命,升迁变动等,邸报上面都有。高俅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这五年内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了。

传闻中,此人乃是官家潜邸之时的玩伴,官家登基,鸡犬升天,他也得了提拔。

大宋朝重文轻武,对文官的提拔任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并不完全由着皇帝的性子来。七品县官都要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

文官不成,只好走武官之路。武官对出身要求不严,提拔任命有功就行。功劳这回事么,全凭一张嘴,可以说你临战畏敌,也可以说你身先士卒,空子很大,好做手脚。官家想留高俅做一个随迁转驾的人,这样的职位,只在掌管禁军的三衙里。但大宋有祖制,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于是官家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把他送去边关镀金,还特意嘱咐边帅刘仲武好生照顾。

谁也没想到,他恁地命好。在边关混的那几年,恰逢大宋连打了好几场胜仗。崇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