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再骗(1 / 2)

九儿用的货车是前四(轮)后八(轮丿的高拦车。

这车是刘子才的,刘子才虽说是天堂县人,但老家是桃花坞人。

九儿用他的车,也算知根知底,用着放心。

但没想到的是,刘子才车子出了故障,发动机需要大修,一时半会还修不好。

这下九儿着了急,刘子才给九儿推荐了另一辆货车。

九儿急忙打去了电话,可结果更令人失望,推荐的货车去了广东,才走了一半。

这下九儿着了急。

九儿骑着摩托车从飞云浦回来的时候,路边停了一辆大货车,司机正在油条店里吃油条。

九儿见那车空着,又看看车牌,是本地车,心里不由一阵大喜。

犹如溺水的人抓着了一根救命稻草,九儿连忙走进油条店。

油条店里只有两个人在吃饭,这两人一白一黑。

白的瘦高,像个竹竿,胖的又黑又壮,像头野猪。

一听说九儿要雇车去省城,瘦竹竿愣了一下。

胖野猪连忙凑上去,两人嘀嘀咕咕了半天。

只是声音太低,九儿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九儿着急了,省城那边也来了电话,有几个老主顾货卖的差不多了,急着上货。

九儿见他们犹豫不决说,“又不是不给你钱?拉哪儿的货不都是为了挣钱吗?”

这话似乎说到了点子上。

九儿报了个价钱,比平时的多了两百元。

听说去省城的众乐大市场,两人连连点头,连说知道这个地方,去了很多次。

按照惯例,两人似乎不在犹豫,瘦竹竿掏出了驾驶证。

九儿看了驾驶证,记下了号码。

那大货车司机便不在吃饭,爬上了驾驶室。

九儿骑着摩托车带路,来到了王老三的收购点。

王老三急忙找人装车。

一切和以往一样,那驾驶员坐在一边核对箱数,一边若无其事地和九儿唠着家常。

九儿把王老三的刺梨装完,那车还未装满。

如果是外来的客户,一定要钱到车走,即向货主交了钱,货车才可以离开。

九儿是本地人,一车十几万的货款,九儿只付了三万元,让他先用着,余款卖了山果果再付款。

这又不是第一次打交道。

王老三对九儿特别放心,他挥一挥衣袖,就让货车走了。

九儿又带着货车回到了凌云渡,又把自家的果子补了几吨,才算装满了货车。

秋天的残阳是那么的衰弱无力,蝉的叫声又是那么的凄厉绝望。

满山的树叶己经枯黄,树冠上不时地盘旋着一群一群的鸟儿,那些果子已经成熟,这是鸟儿最幸福的时刻。

这也是最后的采摘时刻。

村民们大人小孩齐上阵,鸟口夺果。

卖山果果的队伍排了老长,日夜不息。

虽然九儿也请了三个工人帮忙,但王天保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

平时王天保生性洒脱,自在惯了,他喜欢在山林里钻来钻去。

采野果,喝涧水,闷了对着大山来一嗓子,乐了也对着大山来一嗓子。

在村民们的眼里,王天保就是十足的怪人,十足的神经病人。

后来,虽说参加全市首届民歌比赛夺得了第二名,但那是首届比赛,机缘巧合而已。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现在,让王天保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掌帐,一坐就是一天。

手不停,眼也不停,稍一蔬忽,便要算错帐,坐的王天保犹如板凳上布满了钉子,扎的特别难受。

他想出去走走。

五指山的沟沟坎坎,他不知走了多少遍。

哪道沟沟有什么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