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送节礼(1 / 2)

那男子是音乐学院学生张超峰,放假无事进山采风。

王天保这种原生态的唱法使他感到新奇。

于是,他拿出录音机就录了一段。

这学生开学的时候,把视频作为假期作业,交了上去。

没想到,音乐学院的教授也对王天保有了兴趣,他们听惯了阳春白雪,咋一听王天保的歌声,觉的有点意思。

有一个姓马的教授听了一拍桌子,“不错,不错,真不错,这才是原滋原味的山区民歌,别有一番韵味。”

第二天马教授就带着他的学生去了凌云渡采风。

幸好镇里见上山旅游的人多,为了发展经济,经上级批准,修了环形公路。

当马教授和他的学生特意雇车来到凌云渡的时候,村里引起了轰动。

那乌黑锃亮的小轿车就停在村头大槐树下,一村的人都来看稀奇。

大学教授来听疯子唱山歌,看来疯子不疯,是自己看走了眼。

可惜,王天保在哪儿呢?

大牙子自告奋勇带路去找。

这个疯子成天满山钻,鬼知道他又钻到了哪儿?

但大牙子有责任心,他带着一帮人上了山,钻山洞,入森林,跨河流……

一帮人累的东倒西歪,哪儿有疯子的身影?直到夕阳欲坠,大伙才下了山。

还是马教授有办法,他和学生守在疯子的土坯房前,来个守屋待人。

月亮升起来了,如银似水的月光洒了一地。

马教授抬头看了看,山里的月亮显的格外大,格外圆。

到处都是小虫子的歌声。

纺织娘在唱歌,蟋蟀也在唱歌,龟灵子不甘示弱,也加入了合唱。

就连蝼蛄,这个肥胖的懒汉,也“喋喋”地唱起歌来。

萤火虫是忠实的观众,拎着小小的灯笼飞来了。

到处是优美动听的歌声,就连那走动的风,也放慢了脚步,轻轻的划过。

住惯了城市的马教授看惯了五彩斑斓的灯光,此刻竟然呆了,那山,那水,那树木,简直是人间仙境。

在这儿生活,就是一首诗,人人简直活成了神仙。

正在这时,有个学生叫了声“他回来了。”

朦胧的月光下,一个背着柴禾的人大步走过来。

那人见房前这么多人,一下子怔住了。

马教授急忙上前说明情况。

正是王天保回来了。

王天保一听,急忙打开了门,把大伙让进了屋。

马教授和他的学生在王天保的破屋里一连住了六天,听说录了很多视频。

再后来,王天保应邀去了天堂市,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全市民歌比赛。

王天保一歌成名,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王天保捧着金灿灿的奖杯和大红奖状回家的时候,村长大牙子特意赶着毛驴车,跑了几十里山路去接他。

王天保成了五指山的名人,很快,经济效益滚滚而来。

那些婚丧嫁娶,生意开门的人家,为了热热闹闹有面子,常请王天保去唱歌。

还是唱歌来钱快,这活轻松,不出汗不出力,朝台上一站,吼他几嗓子,钞票便哗哗地来了。

王天保唱歌明码标价,一开始一首歌一百元,后来涨到一首歌伍佰元。

大牙子算过一笔帐,王天保唱一首歌只要五分钟左右,照这个速度,一千元只要十来分钟。

也就是说,王天保只要十来分钟,也就挣了一亩地的苞谷钱,而且化肥,农药,除草剂都省了。

简直是零成本收入。

这可比捡钱轻松多了,捡钱还得弯弯腰。

现在挣钱连腰也不用弯,好酒好菜地吃饱喝足,主家还朝口袋里塞红包。

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