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都不简单(2 / 2)

时机。”

“使帅那边已经下令线出击了,也就是说,陇右军的传令兵一路向西,每到一处,便有一处陇右军向吐蕃的防线出击。”

“如此一来,吐蕃战线告急,势必会出现接连不断从日月山抽调兵力的军令。”

“从目前吐蕃这般排兵布阵的情况分析,吐蕃因为害怕主公故伎重演吗,火烧石堡城,才将整个日月山的周边尽数防御起来了。”

“只要整个边界的防线线乱起来,日月山这边的兵力必将会逐日减少,最后吐蕃会退缩石堡城,以防守姿态与我方对峙。”

“甚至说,整个南线的沿线,吐蕃军都会收缩,处于防御状态,因为陇右军的出击军令,必将是得利后撤退,就会造成吐蕃军在短时间内,防线的兵力不足。”

“我神策军只需要等到这样的战机出现,到那时,我神策军几乎不会再遇到多大的阻挡,就可以畅通无阻的打穿南线·······”

后世所谓的中唐名将,李光弼果然不同凡响。

就李光弼这一番侃侃而谈,就是徐义也不得不承认,李光弼是真正的具有大帅之才的人,跟着自己做个副将,确实有点屈才了。

或许吧,或许等那次大乱来临,就是人家李光弼光耀天下之时。

也许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在哥舒翰下达军令后,并没有离开鄯州城西南的山头,而是让亲卫给自己和崔珪布置了临时的营帐。

“崔府尊,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小看了徐侯。”

哥舒翰估计着神策军传令兵回返的时间,一直等了传令兵可以打两个来回的间隔,仍然没有见到神策军有任何动作,就感慨的对崔珪说了这么一句。

“怎么?使帅难不成以为徐义会做出牵制吐蕃大军的动作来?不会,徐义在具体对战上或许还有所不足,但是在大势的评估上,绝对不输如今的任何一位使帅。”

“崔府尊,不仅仅是战事,就是朝事,我也认为徐侯算的上英才。”

哥舒翰肯定,徐义绝对是从自己当着神策军传令兵下军令,以及军令的内容中揣摩到的。

在很久以前,在陇右节度使就有个说法,王忠嗣和徐义,是整个大盛朝武将中注定的对手。

而如今,王忠嗣已经彻底败落了,徐义这才正式走向前台。

就以徐义这种七窍玲珑的心思,再配上他如今的年岁,如今的地位,待他时,将会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