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各取所需(2 / 2)

。不管是大食、波斯,还是大秦回纥,甚至吐蕃,说白了,就是打战,也是为一个利字,在这点上,我自有办法。”

打战从来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后世有句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又是为利益服务的。徐义还是觉得有道理。

作为这世道最繁忙的商道,所谓的丝绸之路,徐义不觉得战争是唯一的安靖办法。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什么吐火罗、吐谷浑、吐蕃等等,在大盛人眼里那是外邦,可在徐义的眼里,那就是同一个民族的少数民族。

大家一起发财不好嘛?干嘛非要打打杀杀。

当然,徐义也知道,任何时代的谈判和合作,都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适当的战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一干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安西乃至整个陇右道的困境。

“徐侯,你有所不知,陇右虽然是往来客商繁忙的商道,可朝廷对于商税的收入,很难维持陇右整个大军的用度。”

“说是陇右以及安西、安北的将帅主动挑起战事,对这点朝廷的文臣颇有微词,可我等若不打战,将士们的给养太难了。”

“这不是早年府兵制,是募兵,每一位军卒都是需要钱粮来供养的。朝廷几乎算是一文钱都不给边州了,陇右军想要活的有点味道,除了打劫商贾那就是打劫外族了。”

哥舒翰大倒苦水。

虽然他接管陇右军的时间并不长,却也是了解整个陇右军具体情况的。

他可不像崔珪,一直有徐义这个财神帮助,以这荒野中乱跑的废牛,就能换来你大批的钱粮。

其实,陇右军真的没哥舒翰说的那么惨,也就是见了徐义这个财神,又看到了崔珪这个陇右唯一过的滋润的刺史,哥舒翰想喊喊苦,说说累,看能不能从徐义这讨要点可以发财的法子。

徐义打战是不是能手,哥舒翰不知道,徐义是财神这点,整个大盛朝那是公认的,随便一个念头,那都是可以传世的财源。

崔珪看了看哥舒翰装醉的样子,却也是不好意思揭穿。

“陇右道很穷?”

徐义就跟没有看明白哥舒翰的伎俩一样,很弱智的问了问。

“徐侯,你是不知道,这苦寒之地,实在无法跟长安相比,甚至连剑南、幽州等等,都无法相比。”

哥舒翰感觉这事有戏,若是徐义能指点一二,从而为陇右军找一份财源,也不枉他从兰州一直跟随到鄯州。

“使帅,这样吧,若明日无事,使帅可以过来看看徐某的一些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