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暗潮涌动(2 / 2)

定了婚事,崔颖都有这样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当时,徐义跟杨玉环的接近,确实让人产生了怀疑。

这时候,若是真的是圣人对徐义有了戒备,或许徐义自请外出是最好的做法。

“暂时不考虑,我想看看,拖一拖,也好让我知道是那方势力在造谣······”

徐义能说什么?辩解?不屑还是没法说清,或者说自己压根就不想去说清。

有些事说了,所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更让人怀疑。

徐义很推崇后世那种对舆情冷处理的方法,这种事,只要丢在一边不搭理,总有会替代这种传言的事迹······

对于徐义这样的态度吗,崔涣也不知从何劝说,这种事他的立场决定了无法劝说。

关键是,对于徐义如今的地位,已经算是崔家的依仗了。

所以,崔涣只能说:“你自己把握,别让更多的人看到可趁之机。”

徐义不担心。

徐义现在要说地位,确实是有了,品级和爵位都在那放着。要说权势,却有点模糊。真正执掌的,无非就是神策军而已,对于宫卫长安的诸多军伍,神策军因为火器逐渐被人熟知,还真不能说徐义就有多大的权势。

关键还是,徐义这些年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特别是火器被熟知以后。

这些年火器推广的结果,是被所有军伍诟病的······当战马适应了火药弹爆炸的响声后,似乎火器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优势······这是那些边州的将领们的共识。

所以,也就造成了神策军现在成了鸡肋一般的存在。若不是细柳营军城民用作坊所产生的利益太大,恐怕都有人建议要撤销神策军了。

没想到,原本设计是贴补神策军火器的民用作坊,居然在这时候成了保住神策军的最后根本。

只可惜,对于火器,世人还是管中窥豹了。

徐义也不争辩,甚至整个神策军的将士们都不争辩。

若真的是所有人都懂了火器,那才是神策军被放弃的原因。至于现在,且都看着吧。

差不多又一年多过去了,徐义跟杨玉环的流言已经平息了,没有人再在意了。

徐义也用心了,结果也是个不了了之,根本无从查起到底是谁制造了那次的流言。

崔颖再一次怀孕,再一次生产,再一次给徐家增加了一个儿子。

就在徐府庆贺宴请时,贵妃娘娘造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