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弯弯绕(2 / 2)

不能有丝毫糊弄心态的。

所以,徐义制定了标准,就是地方挑选的标准,由自己人,也就是申屠、徐风徐云等,包括凌风子凌云子都上手了,都主导一队一队的筛选。

相对而言,他们的交际圈要窄很多,也就少了走关系趴后门的可能。

而且,徐义让李光弼作为整个内部筛选的主导,具有绝对的决断权。

主官嘛,是不能在特定事务上有决断权的,那样就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把李光弼先摆在前面,推出去,自己留在后面,不是要坑李光弼,是为了留一点最后操作的空间。

这做法见多了,就是法律,最后都有一句什么最终解释权······

该照顾的名单也都留给李光弼了“李兄,咱神策军初建,不能跟所有的兄弟队伍都闹僵了,也不能把朝堂的臣工都惹了。”

“都有个故旧门生三亲四姑的,该走的人情还得走。但是,有一点需要确定,军城里可以留,达不到标准者,绝不可以以神策军将士身份留下。”

“军伍必须是纯粹的,干净的,纯洁的。可以允许朝臣的三亲六故借神策军的名居长安,也可以放一手让他们有个营生,但是对于神策军的将士,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主公,该当如何,还望主公那个章程!”

不是李光弼推,徐义的这话让他糊涂了。一边让抬抬手,一边又严苛,这个度的掌握不好定呀。

具体操作者全部是徐义的人,拍板的却是自己。是,确实给了自己卖人情的机会,可惹人恐怕也是自己吧。

李光弼也不是小白,岂能不懂?

他还真就不懂了。

“李兄,自李兄遵旨到了神策军,我俩就算是同舟共济了,即将在一个灶房里搅勺,未来将是可以将后背交给对方的。”

“我徐义不会做出卖兄弟的事。”

“整个神策军也如此!神策军的第一宗旨便是同生共死!生死与共!你我共勉!”

“我所说的双标······也就是两个标准操作是这样的我相信,在所有选兵进营后,地方的折冲校尉都在长安城等着信。”

“那么,咱第一拨的选拔,就稍微提高些标准,从而筛选出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选兵。在选兵过程中,军城不封闭,消息可以畅通内外的······”

话不需要再说透了,混朝堂这么多年的李光弼能懂。

说白了,就是提高标准淘汰人,再降低标准定人,这中间的消息就是让卖人情的。

“这只是留在军城的标准,而五千选两千的标准,那是绝对要不得一点含糊。留军城可以,混营生也可以,让神策军实力降低绝对不行。”

“前期的遴选留余地,就是为后期的优中选优堵所有人的嘴。已经承了情,再得寸进尺就说不过去了。”

这是十七八岁的脑子吗?李光弼听完徐义这百转千回的想法,有点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将军的脑子。

这弯弯绕,堪比多年老吏,就是一只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