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你来我往(2 / 2)

,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了。真的让徐义很感动,那这一刻,徐义都想剖开心迹了。

忍了忍,徐义还是没有真的什么话都说出来,不想让脱开朝政的这个义母再掺和到这些肮脏事中,也不想让这个义母认为她的三郎是个腹黑男。

“娘亲,其实势力的作用未必能比得上影响力。”

“娘亲,你看,比如本朝的道教,可曾在俗世有太多产业吗?但是,龙虎山的门徒出山,不论在任何州府郡县,所受的尊敬,未必比朝堂的官员差。”

“比如孔孟之道,虽然山东道的孔家被封为文宣往,可见他家在国朝有太多产业吗?就是长安,连文宣王的一处宅院都没有。可看看朝堂的文臣,再看看整个士林,是如何尊崇孔家人的。”

“这就是影响力。对于细柳营,不管是玻璃产业,水泥产业,就包括孩儿早期的蒸酒产业、马车产业,甚至运河沿途的渡口产业,在任何时候说起来,谁都不会忘记这是孩儿创立的。”

“都说胡老三子在运河沿途的产业中一言九鼎,甚至比那些地方州府官员和东家还有话语权。这是因为胡老三代表着孩儿,这个首倡者,这就是影响力。”

“不管细柳营的份子如何瓜分,孩儿相信,影响力这一点,是谁都夺不去的。”

多么的冠冕堂皇!这理由,就是放在朝堂上,那也是不被人反驳的。

可徐义自己清楚,不是说影响力不管用,而是影响力必须以实力为基础。若自己现在不是长公主的义子,不是被圣人不停的擢升,不是年轻前途远大,不是跟崔家有姻亲,不是被信安王刮目相看,他相信,胡老三在运河渡口的事务中,连放屁都得躲着人。

这就是现实。细柳营也是如此。

不否认,作为首创者在具体事务上的话语权,但是,徐义同样也不怀疑,一旦自己失势,所谓得首创那就是个屁。

想确保自己真正的话语权吗,不会因为君王更迭而败落,确实如信安王所说,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人脉,也正如长公主所言,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这势力还必须得让君王依仗。

长公主在徐义的事情上,确实很上心,没有停留便进了宫······

长公主是纯粹的,在宫里跟圣人有点据理力争,终于让圣人答应了徐义转让细柳营部分利益的事,获得了恩准。

就是这么回事,徐义知道了,不但不能说圣人的阴险和腹黑······或许就是他的本意,却还得让自己感恩戴德。

然后,崔家来访了,紧接着,崔瑶带着萧家和裴家人来了,信安王也带着一些勋贵登门了······

“你是说徐义最终只留下一成份额?”

“回大家,确实如此。”

“朕或许多虑了,徐义让朕没法对他有疑心了!这孩子做事让朕放心。”

谁又能知道,徐义想要在神策军又绝对的话语权,并不是靠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