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事了不留名(2 / 2)

“清点赃物,收归宫城。着内四卫领命,将留守府包围,即可缉拿李嵩入长安!”

听到这句话,徐义多少心轻了。

高力士是个好人,没有让自己作难,没有让左金吾卫负责缉拿······

安排妥当后,高力士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将当时在现场的武侯,以及河南府尹的随从,挨个问讯。

到底是怀疑了。

高力士离开了,带着李嵩和那些可称为巨万的珍宝。

李炜没走,需要暂代东都留守,待朝廷任命的东都留守到任后再离开。

徐义没有着急去拜访李炜,不添乱。主要是自己的心还有点乱,担心露出马脚。

废墟是武侯负责清理的,徐义没有过问,虽然心里痒痒,很想自己安排,也好消灭证据,但也不敢去过问。这时候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长安兴庆宫。

“力士,情况如何?”

“回大家,李嵩招认,玉玺为他早年所得后私藏,对私藏诸多珍奇无法说明其来源。”

“那玉玺是老还是新?”

“宫里供奉辨认了,乃为老物,存世不少于百年,且不曾被人把玩。”

“也就是说,此事跟徐家那小子无关?属于巧合?”

“老奴不敢妄言。”

“那坊墙倒塌是为何?”

“老奴请将作监大匠查验了,其认为是在营建坊墙时,有人使用了燃烧过的竹节,加上坊墙日久,出现坍塌。”

高力士说着,将黄布抱着的,已经碳化变黑、变酥的竹节呈上。

圣人捻起一点,手指搓几下,成碎末了。有点不解,摇了摇头“或许是这小子的气运吧······”

说起来,弹劾李嵩的弹章很多,若是圣人不准备历练徐义,恐怕李嵩早就移位了。

留李嵩于东都,是从徐义跟李贽结仇时,圣人有意留着李嵩历练徐义。

信安王不止一次夸奖徐义,让圣人关注徐义了。

看重是看重,但是涉及到玉玺,圣人就不会掉以轻心。

从前段时间煤球的争端,徐义以无赖的方法解决,并形成一定的势,圣人觉得徐义走的是偏门。

所以,在发生玉玺事件后,第一时间就怀疑徐义了。

可结果······

“大家,据东都宫卫的调查,前些日子败坏李嵩声望一事,似乎跟徐义并无关联,是有人借势而为。而渡口死士也并非李嵩所遣。”

“有资格任职东都留守的臣工如何?”

“回大家,暂无任何牵连。”

又是一桩无头案······圣人无奈的摆了摆手。

此事不得已又得放下了,虽然有另外的势力在搅局,可无迹可寻。唯一欣慰的是,似乎这股势力并没有涉及朝局,仅仅是针对东都的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