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既然师叔你这般无情,你别怪师侄无义了!(1 / 3)

半空,观音看着下方的玄奘,心中只感觉到有些迷茫。

玄奘是金蝉子转世,即便是在佛法见识上,有差错,但是一颗追求上乘佛法大道的佛心,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的。

之前几日,见玄奘在高台上讲小乘佛法,已经是修得臻于圆满。

今天,又讲的是《善见律毗婆沙》,显然也一定已经收获了那“最后一本小成佛经”的功德,是彻底进入了这取经的因果链条。

所以,对于今天现在定下取经人这个流程,观音是觉得,十拿九稳的。

但是却没想到,现实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

眼前这个玄奘,小乘佛法倒是修得圆满,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生出了这般惫懒,畏惧之心,没有对于大乘佛法的尊敬,甚至还在谈一些稀奇古怪的俗世思想。

佛门要度的,从来都是人世痛苦,思想愚昧。

什么时候还要管那些吃不吃得饱,往众生中去的问题?更勿论什么“砸与不砸”的悖论!

如果是往常,观音绝对不会理睬。

但是今天一事,太过于重要,涉及到佛门未来。

她自然是不能轻视。

而出了这样的误差,灵山那边的佛祖也一直没有给她提示。

观音也只好顺着玄奘的话,想要开解他。

但是,她非常明白,那一块石头,砸不砸,都算是违背了佛门的准则。

如果真正入得神门,修行佛法力量,自然是能够轻而易举将那行人以及马车上的孩童救下来。

但是,若真的要说大乘佛法。

毕竟,是佛经言论,讲的是思想度化,又如何能够衍生出佛法力量,干预实物?

观音看着玄奘,高深莫测地说道“佛门力量,即便不是上乘佛法,也有诸多可解之法。你又当是如何解?”

玄奘抬头看着观音,脑中想着之前师叔的教诲,幽幽说道“不知道。”

“不知道?”

观音一愣。

这特么是什么……

“这是何解?”

“便是那‘路在脚下’之大道的解法。”

玄奘自信一笑,忽然站起了身,双手合十,侃侃谈道,“砸与不砸,在亲身经历的那一刻,只在一念之间。只要心无恶念,或救孩童,或救同行之人,又有什么关系?即便是背负罪孽,受世人误解又如何?问心无愧,这便是‘路在脚下’之大道的解法!

如果坐身佛堂,即便是在那高台之上,宣讲佛经,也永远不可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唯有亲身去体验,去民间,体验民生疾苦,体验这些伦理道理,才是真正的普度众生!”

听到他这一段话,周围跪在地上的众人,不少人都是纷纷点头。

李世民同意。

朝臣也同意。

那些民众,僧人,更是认同,玄奘的这话。

在理。

实际上,刚开始玄奘问菩萨问题的时候,大家也都在思考。

觉得这是无解之题。

现在听玄奘说的解法,这才恍然大悟。

面对那样的问题,只要是个明理的人,砸或不砸,最后受什么罪,都值得赞扬和原谅。

原来是这样!

这“路在脚下”之大道竟然这般神奇!

还有什么比这个,适合咱们黎民老百姓?

即讲究要体验民生之苦,更是能够解这般无解之题,绝对比在那高台上颂扬什么佛法要有用的多!

……

唯有在旁边,单膝跪着的法海,只感觉到头皮发麻。

自己这个师侄呦,真是“秀”得让人头皮发麻!

你哪里来的勇气,还在这里和观音菩萨辩礼?

竟然还敢站起来说?

你个轮回十世了,都还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