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纠结的玄奘(2 / 3)

寻找到了土豆以及红薯的种苗。

先是从青山寨以及金山寺开始试验,然后推广到了整个杭州地区,乃至比较贫瘠干旱的中州地区。

正是因为法海引进来的土豆及红薯,帮助整个青山寨彻底完成自给自足的山寨经济结构改造。再加上法海帮助他们开辟出来的其他各种农业种植以及手工作业的活计,现在的青山寨,基本上已经算是一个单靠自己的双手,就可以成就自己梦想的“中小型企业”了。

而杭州城以及周边,也正是因为法海引进,并且无条件外传的这些农业以及手工业方面的技术,使得很多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贫困民众,都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职业和副业。

至少,肚子能填饱了,还能攒俩闲钱喝壶小酒,讨个老婆啥的。

甚至,周边就像是青山寨这样的悍匪,沿海区域的海贼之类的,都开始受其影响,跟上了这波农业,手工业风潮。

毕竟,要不是吃不饱,谁想去干那些抢劫的勾当啊?

原本,法海以为,像是红薯这样的,本来是他用于帮助贫困老百姓充饥的杂粮,只会在杭州城那边流传。

但是没想到,昨天他抽空和伙房的了清出去买菜的时候,竟然发现长安城的菜市场上也有卖红薯。

随即就买了一大袋子回来。

今天一大早,闲的没事,就直接在这里自己烤着开始吃了。

“吸溜!师叔……你这红薯是从哪里买的?”

看法海蹲在那里,吃得香甜,一众僧众已经馋得不行,一个个眼睛都快要瞪到法海手里那块红薯上了。

“放心,今天了清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

法海看着他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完成今天的训练量。只有完成训练量的人,才可以分到一块!”

听到师叔这么说,一众僧人顿时都有了劲,蹲马步的背也挺直了不少。

……

远处,高塔之上,玄奘盘坐,面前放着佛经,眼睛却不时往那边众人的方向瞄去。

特别是毫无形象地挽着袖子,蹲在地上吃着什么的法海。

思维古怪,行为古怪,长得还特么比自己帅。

对于这个师叔,玄奘的态度很淡。

在寺庙这段时间,法海基本上就是很少礼佛,更不见读经书,天天净是搞一些俗事。

教了清做斋饭。

现在又纠结着一众师兄弟,天天早上做什么强身健体的活动。

甚至,每天没事了还经常向悬空请假,在长安城里闲逛。

完全不像是一个一心求佛向道之人。

这也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他在杭州城的那些传闻。

所以即便他是自己的师叔,玄奘心中也是对他有几分看轻。

不过,虽然法海在玄奘的心中,并不看重,但是那天在大殿上的情形,却是让得玄奘一直感觉到内心有些波动。

特别是,每当读到经书里面的一些句子,玄奘的脑袋里就不禁地闪出法海讲的那三个故事,思考着里面的那些选择题。

也拼命地想要从佛典里面寻找答案,但是却一直未果。

玄奘自觉自己度己度人,有慈悲之心。

贞观初年,大唐境内多有灾患,他都是每天夜以继日地在寺庙里念经超度,尽自己所能,为天下百姓祈福,超度亡魂。

他甚至愿意奉献自己,以大佛法之力,帮助天下所有的百姓脱离困苦,更是以期有一天能够面见佛祖玉帝,帮天下百姓释罪。

但是却没想到,在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下,自己竟然毫无办法?

连该不该救马车上的孩童,自己都答不出来?

一天天还想着要解救天下苍生?

玄奘对于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那种理念,甚至都感觉到有些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