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规矩(1 / 3)

“嘉和,你写的是什么”,王季颇为好奇李嘉和写的是什么。

“我写的是黑与白,世上的一切不是非黑即白的。许多事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只有利益罢了。不是一个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代表他是坏人;也不是做好事的就是好人”,李嘉和说。

“看起来好复杂啊”,王季用手拍了一下脑袋,看起来有点迷茫。

“就像你看见一个人饿坏了,你去河里抓了一条鱼给她吃,那么你是坏了吗?”

李嘉和对王季说。

“啊,我怎么可能是坏人啊”,王季越听越迷茫了,王季在脑海里画了几个圈圈。

我是坏人,不是,我怎么会是坏人,我还给他捕鱼了,所以我不会是坏人啊。王季被李嘉和的话绕的晕头转向的。

“你把鱼给他吃了,你对鱼有何其残忍,鱼何其无辜,居然要被吃,你有问过鱼的感受吗?”

李嘉和向王季说,仿佛要向她揭露社会的黑暗。

“啊,鱼不该吃吗?”王季真的晕了。

“鱼不就是让人吃的吗,鱼能被吃就是它前世修来的福气,那是他的价值所在。”李欣然突然插嘴道。

“啊,怎么能那么说,那太残忍了”,王季说。

“怎么能叫残忍,那叫现实。比如魏晋五胡乱华时,人还不是事物,那才叫残忍”,李欣然说。

“停停停,先停一下,先让我想一下,我先理理思路,脑子都混乱了”

王季叫她们都停下来,开始思考了起来。

李嘉和说这世间事物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也不能用好人和坏人来评价的。

然后又扯到鱼身上了,这跟鱼有什么关系。

然后又说把鱼吃了残忍,有道理,可是鱼不能吃吗?

嗯,她的意思是吃鱼残忍那是对鱼来说,但是对人来说就是善良的。

可是这对鱼来说是不公平的,难道鱼只能任人宰割吗?

然后李欣然又说鱼就是被人吃的,被人吃就是它的荣幸,好像是这个样子。

可是越来越奇怪了,鱼只能是被人吃的吗?

那样人不就是鱼眼里的坏人吗?

对,没错

在鱼眼里我们人类就是坏人。

所以说人不是非黑即白的,起码在鱼眼里,我们就是黑的。

在被我们就的那个人眼里,就是好的。

就是那么简单。

因此不分好人和坏人,好人和坏人只是相对来讲。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有点只是利益与立场的不同罢了。

那么这跟五胡乱华有什么关系。

记得历史老师讲过,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那么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告诉我们那段历史多么黑暗吗?

嗯,好像那个时期人可以作为食物,也就是说,可以吃人。

这什么人间地狱,居然可以吃人。

太可怕了。

那么就是说,有些时期是可以吃人的。

只要是没食物吃了,就会把人当成食物。

既然可以吃人,那吃鱼有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所以这就是社会上的黑暗。

黑的一面有了,那么白的一面呢?

就是救人,人可以善良,可以舍己救人,这就是白的一面。

因此人可以有黑有白,两者之间不冲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这就是黑白,无关是非对错。

只是相对而言。

跟物理很像,要有个参照物,两者之间才可以进行对比。

“我明白了,是不是一个人对一些人来说是正义的,对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