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自知(1 / 2)

晏柏舟深知这名心腹的性格,故意将“筛选江湖好手为我所用”的重任交给他,自己别说插手了,就过问都不曾。

从表面上看,这代表着无上的信任与容光,事实上,却是包裹着蜜糖的毒药。

因为晏柏舟知道,对方一定会玩“二桃杀三士”的伎俩,通过种种手段,促使在场的江湖客们进行争斗。

那些为了一张椅子,一个杯子,一口茶水厮杀的江湖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以为的“标准”,其实根本没有标准。

茶水也好,椅子也罢,入选与否,全在此人一念之间。

他们为“资格”争得头破血流,彼此大开杀戒的样子,对密室中的中年男子来说,不过是一出赏心悦目的滑稽剧。

就算有人能窥破玄机又如何?被带到密室,理所当然地会以为这名中年男人才是真正的雇主。

退一万步说,即便洞察出中年男人不是真雇主,晏柏舟本身不出面的情况下,十个人见此情景,只怕有十一个会认为中年男人是晏柏舟的心腹。

既然准备在晏柏舟手下做事,自然不能一照面开罪对方的心腹,哪里有像叶顾怀这样,三言两语就把对方打击崩溃的道理?

但他们却不知晓,晏柏舟正是要用这种手法,筛选出“凭经验行事的人”,以及“用脑子思考”的人。

“这世上有一部分人,并不比旁人聪明多少。只是运气较好,性格又比较谨慎,多年摸爬滚打下来,也有了足够的经验,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叶顾怀缓缓道,“但这样的人,对你来说,无疑是最不缺的。”

晏柏舟的脸上仍挂着从容的微笑,不疾不徐地说“可惜了,这样的人再多,带到王陵里去,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以他的身份,想要招揽“经验充足”的老手,要多少就有多少。

但这些人做事并不是真正凭脑子,靠得是多年来的“经验”,只能应付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一旦超出了他们的常识,或者遇上了他们未曾碰见过的事情,这些人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一定运气,才有可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晏柏舟可不希望突生变故,生死一线的时候,把性命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运气”上。

镇南王陵内部的情况暂时未明,他有意深入,却没办法带太多人进去,队伍就更要细心安排。马前卒固然需要,太多就不行了。

说句不好听的,炮灰这种存在,一二十个也就够了,再多,不仅没用,还是累赘。

但要一味地说这些人没用,倒也未必。

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你争我夺,但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这群人也会短暂抱团。

这就是叶顾怀一走进大厅,看见里头只有八张椅子,就料定“雇主”与“考核者”不是同一个人的原因。

就凭晏柏舟对掮客们的大手笔,就足见对方是一个心胸、智谋、手腕、势力样样不缺的人。这样的人,若要招揽江湖侠士,并进行考核,绝不会选这种让高手们针锋相对,生死相搏的方式。

原因很简单——被筛选出来的人,全都要在他手下做事。现在就结了仇,以后还怎么相处?

说得不好听一点,现在能为一张椅子打起来的人,真到了镇南王陵那种神秘莫测的凶险地带,又遇上什么危险,第一反应难道还会是不惜性命去保护雇主?更不要说碰上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难道真有多高的职业素养,不会私吞?

所以,叶顾怀才会提醒那位中年男子你闯大祸了。

本来可以成为“同事”的人,现在还没入职,先打了一架,一个缺胳膊断腿,一个鼻青脸肿,你以为你这个人事就能讨到好?老板一看,肯定直接拍桌子,麻溜地叫你卷铺盖走人。

犯下这等大错,别说是晏柏舟的心腹,就算是他的奶爸,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