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域的葡萄夜光杯(2 / 2)

唐朝好郎君 叶苑风 2372 字 2021-07-27

无可厚非,但是考虑到唐朝没有对河西其他州郡派出一兵一卒,而单单驻军卫戍凉州,却颇有些耐人寻味。

这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入口的凉州确实位置重要,谁控制了凉州便有机会东犯关中,唐朝确实也不敢大意。

不过唐庭控制了凉州也就意味着,唐军随时可以窥视河西其他州郡,这就是凉州的重要意义。

如此重要的战略节点,唐朝派军驻守也算无可厚非,但要守你就好好守,结果还没守住。

不久便被温末势力夺去,成了凉州吐蕃的势力范围,这就有点对不住张议潮的辛苦经营了。

归义军控制区的极大值

二、入京为质的权衡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第二次派遣使者,入长安献上十一州图籍的时候,谁是这队使者的头领?

是他的哥哥张议潭,你觉得这是张议潮信任他的哥哥吗?

不是!这是在给唐庭送去人质。

唐朝当然心照不宣,给了张议潭高官厚禄,但把他留置长安。

说好听点是考虑河西生活艰苦,为国家奋斗多年,还是赐宅长安享享清福吧!

说的不好听就是,张议潮身在边境,威望甚高,账下用兵数万,坐拥数座州郡,不在皇帝身边留下点亲人,谁信得着你呀!

当年安禄山起兵之时,他哥哥不就在长安为质,最后死于玄宗刀下吗?

“留质长安”是唐朝控制藩镇的惯例,不过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惯例是不会写入史书的,好在张议潮识大体,宣宗一看张议潮如此上道,也就顺水推舟。

在心照不宣之下,“君臣和睦、相交甚欢”!

三、碎裂的河西走廊

在河西走廊东段的甘、凉二州,还有些破碎的史料是很耐人寻味的。

《资治通鉴》记载“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温末始入贡,温末者,吐蕃之奴号也。”

此时的温末,既然已和唐朝正式建立了朝贡关系,说明温末已经脱离一个原始族群的社会结构,正式步入了小邦国或大部落的时代,否则唐朝是不会和它建立朝贡关系的。

生活在凉州附近的温末部落,何时夺取并占据了凉州,史书没有记载。

不过通过张议潮的上奏朝廷的奏文来看,温末部落隔断河西走廊也就只能是在凉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