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攻心为上(2 / 2)

唐朝好郎君 叶苑风 2385 字 2020-07-05

琅支都死于军中。

但吐蕃也并不是全无还手之力,围绕着战略据点石堡城(吐蕃称铁刃城)的争夺,便最能反映双方纠缠不休的状态。

关于石堡城的地点,史家历来众说纷纭,其位置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说在青海湟源县境内;

另说在甘肃省卓尼县阳坝村附近;

还有人根据碑刻记载,认为在唐代廓州达化县(今青海尖扎县、贵德县黄河以南部分、同仁县西部及贵南县北部地区)附近。

不论石堡城位置究竟在何地,所有史书中都认为,石堡城所处地势险要。

开元十七年(729),唐将李祎第一次攻下了石堡城,玄宗改石堡城为振武军,从此河、陇两地唐军声势相连,拓地一千多里。

开元二十九年(741),吐蕃以四十万人攻鄯州,兵围安人军(青海湖东),占达化县(青海贵德县东),夺回了石堡城。

次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败吐蕃大岭军及青海道莽布支所部三万余众,斩首五千余级。但在石堡城下却连续吃瘪,742年、743年、745年的三次尝试,都因吐蕃防守严密,援助迅速而失败。

公元746年、747年,王忠嗣、哥舒翰在青海、苦拔海、积石军等地逐渐打开了局面,但作为战略据点的石堡城,却一直牢牢控制在吐蕃手里。

公元747年(天宝六年),玄宗携青海连胜之势,命王忠嗣复夺石堡城,但王忠嗣以石堡城地势险峻,吐蕃军队援救迅捷,胜也是惨胜为由,建议朝廷暂缓进攻。

随后,唐将董延光请战,玄宗命其出击,再次失败,王忠嗣因协助不力,被贬为汉阳太守。

接替王忠嗣出任陇右节度使的是哥舒翰,石堡城成了他军事生涯的顶点。

天宝八年(749),哥舒翰率兵六万三千人仰攻石堡城,但山路狭窄,军队无法展开。

吐蕃军闻讯来援,哥舒翰派兵阻击,两军以石堡城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血战。最终。唐军以伤亡数万人的代价重新控制了石堡城,再次改称神武军。

石堡城之战是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性的战例,足以说明唐蕃两国战力依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只不过从之前,吐蕃占据攻击地位,易手为唐军稍占上风。

而在天宝初年,唐朝边境也确实不断前移,不但基本夺回了河西九曲,还逐步拓展到了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的地区。

不过,唐朝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渔阳颦鼓已迫在眉睫。